数字化条件下企业岗位标准实施模式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5-09-04 浏览量:63

摘  要:以岗位标准化为切入点,从岗位工作内容和岗位设计流程等多维度梳理标准选取流程,明确岗位标准从目录编制、流程嵌入到反馈闭环等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创新提出一套标准实施方法,根据岗位工作特点和不同应用场景,借助数字化手段实现标准文档化、参数化、结构化,建立岗位标准与岗位工作内容或岗位设计流程的映射和关联,刚性嵌入主动推送至岗位人员桌面,提升其标准知识使能能力,促进标准的贯彻实施。 

关键词:数字化 岗位标准 岗位标准化 标准实施 标准嵌入

作者:许蕾 贺萌 李子昊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引言

新时期,中国在世界贸易的格局中正经历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的角色转变,标准越来越成为科学管理、质量保证、效率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标准化工作已在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制定等方面形成了很多方法并持续稳步推进[1]。但从企业标准化全局来看,标准贯彻实施工作依然是标准化的薄弱环节,标准的效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标准实施依然存在不够精准和实施不到位等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同一标准化对象存在多个标准,一线人员不知如何正确选用标准,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同一领域、同类产品执行标准不统一;二是随着装备任务量激增,研制队伍年轻化趋势明显,自觉贯彻实施标准规范的意识不强,特别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科研生产任务日益紧密融合的情形下,将标准要素准确、快速融入工作流程,强化标准“落地”的手段较为缺乏;三是人员流动加快,无法快速融入工作,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有待整体提升。本文结合标准贯彻实施的创新实践,提出一种以最基层的企业岗位为对象、贯彻实施标准的方法,以期为促进标准贯彻实施提供借鉴和指导。


岗位标准化的内涵

岗位标准化是通过有效实施标准来提高工作质量和促进岗位能力建设的重要手段。首先,通过制定岗位实施标准目录,明确目录编制的规范性、选用标准的适用性、标准实施的有效性等关键要求,解决一线岗位人员选用标准不准确、不统一的问题。其次,针对不同类型岗位的特点,在实践基础上提炼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岗位标准化工作模式。此外,通过多种方法建立标准与岗位工作内容或流程的映射关系,推动标准的刚性实施。通过这些措施,实现将个体隐性知识外化为岗位的显性知识,指导员工熟悉并掌握岗位工作内容与方法,从而降低岗位工作的开发成本和风险,提高工作效能。


岗位标准化的实施方法

2.1 科学选用标准

企业在生产研制过程中要实施大量的科研生产标准,因此,对于具体从事某类工作和岗位的人员来说,如何科学划定实施范围、精准选定标准对象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科学选取某一岗位所需掌握的标准,可采取编制“岗位标准实施目录”的方式。一是针对各个专业岗位,开展各岗位工作流程的梳理,梳理内容包括岗位工作步骤、各流程节点的工作内容、应完成的工作项目、涉及标准和软件清单、参考资料等(格式见表1);二是对标准是否适应岗位进行分析和取舍,对于同一对象多级标准的情况,结合岗位的工作内容,重点分析标准与工作内容的匹配性,以某设计岗位为实例,其标准选取示意图如图1所示;三是利用研究提出的知会程度评判量化表(格式见表2),对标准进行合理分层,大幅降低一线技术人员选用标准的时间成本和错误率,保证“应当执行的标准不遗漏,同类相关的标准不混淆”;四是锁定符合岗位工作内容和流程要求的“适用标准集”,形成“岗位标准实施目录”,在单位内部对各岗位选定形成的目录进行统一审查,确保标准贯彻实施的系统性、一致性和协调性。

表1 岗位标准适用性分析统计表


表2 岗位标准知会程度评判量化表


图1 标准选取示意图(某设计岗位)


2.2 岗位标准嵌入工作流程

2.2.1 标准文档化、参数化、结构化

结合每一流程节点的工作内容,根据标准的不同类型和特点,对其进行文档化、结构化、参数化处理,形成不同的标准表达形式[2]。标准文档化是指在设计流程的某一过程或环节中,对于无法分解的整本标准文档或通用要求,通过整本查看或引用标准的方式与流程进行映射。标准参数化是指在设计流程的某一过程或环节中,如果需要引用标准中规定的明确数值要求或有限选择区间,将这些要求通过参数选择的方式纳入文件。标准结构化是指在设计流程的某一过程或环节中,需要引用标准中规定的标准条目或具体内容时,对其进行抽取,从而与流程关联映射。以岗位为关注点的标准规范索引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以岗位为关注点的标准规范索引模型


2.2.2 岗位标准与设计流程映射、关联

为了更好地约束岗位人员的工作行为,根据标准规范对工作内容的约束与影响范畴,将岗位标准文档化、参数化、结构化后,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工作内容或流程与相关标准映射和关联[3]。一是明确工作要素与标准规范要素之间的关联,针对不同的岗位需求,在标准信息管理系统中为不同岗位的人员维护一套强制执行或参考执行的目录,缩短岗位人员查找标准内容的时间,促进标准的贯彻落实。二是建立工作要素与标准规范要素、标准规范内容之间的一一映射关系,目的是建立信息组织关系。通过工作要素,能够确定标准规范的选择范围,从而为标准的应用和选择提供准确的信息。三是将其融入到研制平台中,打通工作数据流,使产品工作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标准信息化,规范完成产品的具体工作,强化岗位标准的执行要求,减少实际操作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有效提高岗位标准的落实能力以及工作效率。岗位标准关联设计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岗位标准关联设计流程——以工艺岗位为例


2.2.3 标准实施情况闭环管理

在岗位标准化工作过程中,首先,岗位会适时变动,岗位的工作内容也会不断调整。其次,随着岗位专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具体条件也在变化,岗位标准在实施过程中还会暴露出新的一些问题。最后,型号中的质量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暴露,也会对相应岗位标准带来新的要求[4-5]。因此,标准化管理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并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只有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才能及时掌握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岗位标准化工作的优化与稳定,确保一线岗位人员使用标准的有效和可控。

有效的标准信息反馈机制,可及时对岗位标准化工作的信息进行反馈,并动态更新目录和修订岗位标准,使岗位标准化持续处于可信和有效状态。同时结合岗位工作的特定要求,从标准实施方式、标准反馈情况等方面细化评估要素,可实现对岗位标准实施情况的量化评估和分析。


结束语

通过多年来岗位标准化的探索和实践,岗位标准化理念已经在军工系统内部和标准化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其应用群体很广,既适用于航天科研单位的设计岗位、工艺岗位、操作岗位人员,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岗位人员,在合理选取与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匹配的标准集群、规范岗位工作流程、利用数字化手段有效地将标准融入岗位工作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强化了标准执行力度,提升了岗位工作过程工作效率、提高了岗位人员使用标准、遵守标准的自动化程度,增强岗位人员对研制经验总结的自觉性和意识,年轻人成长周期从3~5年缩短至1~2年,岗位标准落实执行率达100%,实施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金烈元.标准的实施与监督[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

[2]涂建军.基于需求结构化的标准实施规划方法[J].标准科学,2017(10):47-52.

[3]许蕾,吴永亮,张嵩.标准数字化在航天领域实施路径的思考[J].航天标准化,2023(2):38-41.

[4]庄蓓蓓,朱艳芸,王寸.结合岗位实施标准目录构建型号产品标准体系研究实践[J].航天标准化,2024(1):10-16.

[5]王宇飞,朱韬,吴睿锋.以型号规范为抓手推动型号标准贯彻实施[J].船舶标准化与质量,2020(1):16-17.


来源:《航天标准化》期刊 2024年第4期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论文投稿请访问航天标准化官网—投审稿入口:https://htbzh.spacejournal.cn/